
芥藍
播種方法:直接撒播在培養土上,無需泡水(未播完的種子請放冰箱冷藏)
栽培要點及注意事項法
芥藍為淺根性作物,有主根和鬚根,主根不發達,鬚根多,養水
分之吸收力強,再生力亦強,適於直播和移植。台灣之芥藍品種有黃
花及白花,後者耐熱性強,生育適合溫度18至32℃。
芥藍葉片略近橢圓形,葉色鮮綠有光澤;株高約35
公分,莖粗約3公分,側芽發達,株性強壯,生育迅速。播種後約30
天就可陸續間拔採收,連同側枝可連續採收約45天。
土壤適應性廣,選擇富含有機質、水分充足、排水良好之壤土或
粘質壤土栽培。在土壤反應PH值5.5至6.8之微酸性土壤中栽培,則
其根群發達良好、生育強健。
- 育苗
可利用介質進行育苗,採用104孔之穴盤,若每隔10天播一盤,
一個月播三次,則可以連續採收。定植苗齡為本葉3片時,本葉一片
展開時灌注葉綠精500倍液一次。
- 基肥
每10平方公尺施用腐熟堆肥12至15公斤、複合肥料43號600公克,
全面撒施後立即耕耙和土壤充分混合。
- 堆肥
含有各種微量元素,能提高芥藍之生育品質,尤其是硼素,
若缺乏硼素菜心部會發生龜裂硬化影響品質,即所謂生理症,
尤以砂質土壤缺少有機質且保水力差,若灌水不足就容易發生缺硼及鈣等微量元素,
故需充分施用堆肥等有機質肥料及灌水。
使用滿地王6號有機肥,每10平方公尺施用6至7公斤,作畦寬1.2公尺,
以便條播或點播。整畦後開4條小溝以便點播,株距25公分。
- 間拔
條播開30公分寬之2條溝,約每4至5公分播1粒之密度,待本葉5至6片展開後陸續間拔,
最後以株行距20×25公分為準,讓植株成長。
為了防除蚜蟲為害,在露地亦可和韭菜、辣椒及大蒜等間作,
防治蟲害宜噴蘇力菌等,以免農藥殘留,有害健康。
- 容器栽培
採用容器栽培時,
其培養土之混合率以清潔土8:有機肥料1或腐熟堆肥2擾混均勻,
每10公升培養土使用複合肥料43號20公克混合,然後放入容器中供種植。
容器深度15至20公分,行株距以20×2公分之密度種植。
- 採收
須在基部有4至5片本葉的節上採取,讓所留的基部葉片陸續進行光合成,
以產生同化物質,供於腋芽之生長髮育,促進腋芽抽苔並發育肥大,提高品質及產量。
腋芽發達特別好,故採收主苔後勿忘繼續加以施肥灌水,
促進側苔發育。菜苔之發育肥大需氮和鉀之平衡,
故可以施用葉綠精和甜果精300倍混合液,
因菜苔之發育肥大,氮鉀之需求量多。